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

能量共鳴 隔空學習

作者:李錫津【摘自:「臺北e大」學習論壇暨鮮活電子報第205期-樂學版。2014/11/25】

統一集團前總裁林蒼生在《總裁聞思修》中提到,他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女子撐竿跳決賽時,看到高高瘦瘦的選手,突然在賽場上拍起手來,還請求現場爆滿的觀眾跟著她的節奏一起拍手,直到拍手韻律一致時,她才認真起跑,隨著形成的節奏,竟然漂亮翻滾過竿,林總裁感受到現場觀眾那一般無形的集氣對她的漂亮過竿必有幫助。

  看來似乎是這位聰慧的選手激發觀眾起心動念、熱情加油,逐漸匯為同心、同頻,終能匯集為一般助跑、助跳的能量,幫助她起跳過竿。

  是否真有一股群聚的無形能量?

  我們來看日本一個很有意思的「百猴共鳴」故事。話說1953年9月的某一天,京都大學教師今西錦司帶領學生在九州宮崎縣海邊作田野調查時,無意中發現幸島上一隻母猴突然發現洗去泥土的蕃薯比較好吃,開始拿著番薯到河中清洗後食用,接著部分小猿猴、母猴紛紛模仿跟進,當學會洗番薯的猴子大約累積到100隻時,研究者發現:200公里外的大分縣,竟然也開始有猴子先清洗再食用番薯。研究人員百思不解,幸島和大分縣相距那麼遠,加上海域相隔,幸島猴子的「新作為」何以會在大分縣出現?

  這種「隔空學習」的現象,後來引用了1930年代開始發展的量子力學,才有了合理的解釋:原來,幸島上學會洗番薯的猴子數目累積到100隻時,猴子們產生「同心磁場」的能量就會像當今電台發射影、音電波一樣傳向遠方,再由一定頻率的電視機、收音機接收重現,百隻猴子的相同心念形成了一致的動作,再形成一種「磁場區域」或「能量共鳴」與遠方沒有學習過洗番薯的猴子產生能量傳遞、信息傳導的共鳴現象,形成「不學而能」的結果。

  此一令人雀躍的現象,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,後來在英國愛丁堡的觀察研究中也有相同的發現:原來當地居民訂購的牛奶總是一大早送達訂戶的門口,一段時間後,發現許多家戶牛奶瓶的薄紙蓋總是被麻雀啄破,偷喝了牛奶,研究者後來發現,遠在麻雀飛行可能距離之外的瑞典,也發現麻雀啄破瓶蓋紙偷喝牛奶的情形,此種能量共鳴、隔空學習的現象一如幸島、大分縣的猿猴們。

  要之,古有「眾志成城」、「水到渠成」的說法。京都大學今西研究團隊認為「文化是一切以社會方法傳達的學習與資訊」,比如:一個人有心行善,初始或許對社會影響不大,只是,持續對外傳達、露出此一資訊,一旦積累更多有心人的同心努力,就會產生量子力學所論述的能量共鳴,在他處產生隔空共鳴現象,甚或形成社會文化影響更多的「他人」一起來。劉備對兒子劉禪說:「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」,當時,或許只是一位臨終父親對兒子的提示,如今,可以從量子力學的共鳴現象找到支持該句話的論述。

  此外,英國科學家Rupper Sheldrake認為:一個人「不斷重複的行為,會形成一種記憶」,此種記憶的能量「往往可以不經思考而反應」,這應該是「熟能生巧」、「習慣成自然」、「瞬間自然浮現」的能量了;日本經營顧問船井幸雄進一步說:「好的信念,可以匯聚成一個很大的正向能量」,這應該是共鳴的基礎了,因此,一個團隊中只要有一個人願意率先堅定地開始「存好心、說好話、做好事,」並持之以恆,就可以逐漸影響別人,匯聚成一股大的能量流,影響更多的人,他還進一步提出「7%—11%」的理論,只要7—11%的人願意接受一個善念,等臨界點到達時,就可以催化該念產生驚人的質變,此種說法可以和「百猴共鳴」相互支持、呼應。

  總之,一隻猿猴洗蕃薯、兩隻猿猴洗蕃薯、……,到百隻猿猴都會洗蕃薯,群體的新行為就形成群體的行為習慣和行為記憶,接著,變成該群體區域性的「習俗」、「文化」,進一步發而為群體的遠傳能量,傳由200公里外的族類接受,有如神助地幫助異地的伙伴「完成學習」,這種個體習得新行為後,帶動其他個體跟隨學習,形成「自動受教」、「群體跟進」的習俗文化,產生「隔空學習」、「異地相隨」、看來「不學而能」的學習能量,亦可類化運用於校園,透過小老師帶動小組學習、團隊學習,進行一般知能學習、觀念傳輸、品德學習……等,甚或用之於機關組織風氣的鼓吹、優質文化的營造,以及社會人心的形塑和良好風俗的文化習染,進行化整為零、由少而多、積零為整的教化,的確有益增「擴充學習」之可能!因此,你願意日行一善、你願意營造機關組織新文化嗎?不須擔心勢單力孤,請勇敢地從自己開始吧!
                (作者為嘉義市副市長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