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

評論/考名校為盡責 孩子何時做自己

作者:李枝桃/國中校長(南投市)【摘自《 udn/校園博覽會/升大學/技職教育》2012.08.24】

報紙上大大的標題,朱敬一「挺博士女兒當麵包師傅」相當吸引大家的目光,但引起我注意的卻是小標:尹啟銘女兒/念完博士「責任已盡了」赴日改學音樂。好熟悉的話語呀!

之前朋友的兒子想從一流學府休學,理由是:「我已經為你考上XX學校,我已經盡了責任。」朋友當時愣住了,事後痛心的說:「我一切都為他設想,為他花了多少的錢,到最後竟然回我一句是為了我。」

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

洪蘭:課堂教再多 不能動手也沒用

作者:洪蘭【摘自:《 聯合新聞網/ 意見評論/名人堂》2012.08.17 02:24 am】

為了要跟世界其他國家學制接軌,香港最近把原來四年的高中改成三年,把原來三年的大學改成四年。趁改革時,重新思考課程的安排,把教育重心放在人的品質培養上,並把通識課程盡量放到高中,等做人的基本品質打好根基後,再來教專業

香港是以《學會學習》(Learning to Learn)為教育改革的主軸,把學習性質從「吸收知識」轉變為「學習經歷」;從「教什麼」轉變為「學什麼」;從「個人學習」,過渡到「群體學習」,所以他們提出了Learning through Life(終身學習),及Learning through Experience(從經驗中學習)的兩個改革重點。

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

洪蘭:好態度帶來好機緣

作者:洪蘭【摘自:《親子天下》2012-07-20暨《中時樂活》】

學校有項辛苦的觀測工作,地點在中央山脈的深山中,大家都不願意去。有個學生去了,想不到在那裡,遇見了落難的登山隊女學生,兩人一見鍾情,現在孩子都三歲了。每次看到他,我都感到人生的機緣妙不可言。有時萍水相逢會改變一生,所以凡事不可太計較;不但要隨遇而安,且要任勞任怨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,誰在看著你。

我有個朋友原是某飯店的會計。有天一位先生進了電梯,她就很禮貌的跟那人打招呼問好,想不到那位先生伸手給了她一張名片,對她說:「你若願意,可以來我公司工作。」她看名片,那正是她夢寐以求的大公司,但她連想都沒想,就很直覺的回答:「現在不行,旺季是最忙的時候,要走也要等到淡季。」那人吃了一驚說:「好,我等你。」後來她過去那家公司做事,一直做到退休。退休時,老闆告訴她,服務業最重要的是熱情和忠誠—她主動和客人打招呼,是有服務的熱情;沒有因為高薪而立刻跳槽,等旺季過了再走,這是忠誠。一個熱情而忠誠的人,值得等候。 

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

對孩子說人話

作者:吳霜【賈毅/摘自:《新民晚報》20110822暨《讀者雜誌》】

去年暑假,一個朋友把自己13歲的兒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懷冰家中,說是要讓兒子見見世面,請懷冰照顧一下。懷冰由此開始了她對一個未成年男孩的「照顧」。

剛從機場接回男孩,懷冰就對他說了一番話:「我是你爸爸的朋友,你爸爸託我照顧你在澳洲一個月的暑期生活。但我要告訴你的是,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,因為我不欠你爸爸的,他也不欠我的,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。你13歲了,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,所以從明天起,你要自己按時起床,我不負責叫你。起床後,你自己做早餐吃,因為我要去工作,不可能替你做早餐。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,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,那不是我的責任。洗衣房在那裡,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。另外,這裡有一張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時間表,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裡玩,我有時間可以帶你去,沒時間的話你在弄清楚路線和車程以後,可以自己去。總之,你要盡量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,獨立起來。因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,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。」

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

「out of sight」動畫

  • 藉著眼盲的小女孩,要傳達一個概念,別只用眼睛,也該用心感受周遭的一切。


5分多鐘的動畫「out of sight」由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95級的三位畢業生所製作的畢業短片,故事是敘述一位小女孩因為被搶劫而離開原本熟悉的道路,在穿過籬笆後的未知世界,靠著視覺以外的感官展開一場大冒險。全片採取水彩繪製的背景與手繪動畫搭配的製作方式,以繪本式的用色和簡單的人物造型呈­現小女孩想像中的世界。

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

P世代 挑戰科技教育

作者:黃中平【摘自:中國時報 2012/08/03 01:13】

 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度發展,各類機構組織為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,都必須找到其適應之道。正如企業在面對「前衛」的員工時須作出調整一樣,為迎接即將接受教育的「P世代」學生,教育工作者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。

  為什麼是「P世代」呢?它其實是對於某種共同特質的稱呼。新一代學生充滿熱情(Passionate)、具備專業(Professional),他們同時是發布者(Publishers),也是創造者(Producers)。擁有熱情是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,接觸到大量的資訊及全球化視野,這樣的環境開啟了他們發掘無數可能性的大門。所謂專業是因為他們不僅認為創新思維和個性表達是工作的一部分,而且還堅信這是優秀企業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。因此,他們不能容忍乏味、牽強或過時的資訊。

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

諾貝爾大師 談遠見、道德、責任


【摘自:人間福報 2012/08/02】

【本報中壢訊】一九九一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‧恩斯特(Richard R. Ernst)昨天在中央大學演講,分享他的治學態度與人生哲學。

他強調「世界未來會變得如何?我們有共同的責任。」大學培育未來的領袖,除知識與技能之外,更重要的是培養學子的遠見、道德與責任

恩斯特一開場便談到中西方科學與哲學的領袖。他說,孔子的思想談的是「智慧」、「同情」與「勇氣」;愛因斯坦則說「生命要為他人服務才有價值」,兩者談的其實都是普世價值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