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

《最後的編織The Last Knit》



這部芬蘭導演Laura Neuvonen拍攝的動畫,
入選拉丁美洲最大動畫節阿尼瑪曼迪動畫節,
通過一個編織者的故事,
寓意著生活中為各種慾望所擺控的我們,
如若太過執迷不悟,遲早會讓自己墜入深淵。
全片沒有一句對白,却會讓人深思及探索如何智慧度過我們人生。

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

培養「工作記憶」

作者:李錫津【摘自:「臺北e大學習論壇暨鮮活電子報第204期。2014/10/13 14:41:56】

就讀國中時,教國文、幾乎天天陪我們早自習的導師總是刁根香菸,坐在教室前方的小書桌前,一邊批改週記,一邊抽點同學站在他的側前方背書,還一邊指出背書同學的錯誤,此外,老師兩眼掃視全場,可以及時糾正話多的同學,更神奇的是常常整根菸燒完了,菸灰竟然還近乎完好的接在「菸嘴」上,真讓我們佩服。

原來,這就是一個人在同一時間、一心多用、展現工作能量、完成工作任務的「工作記憶」(working memory)現象,一如 Tracy Alloway 和 Ross Alloway在《New IQ大革命》中所說:「工作記憶使你可以同時聆聽配偶說話,檢查智慧型手機,為孩子做鬆餅。」原來,這是人類本有的能力,只是能否盡情發揮、發揮多少,就憑各人本事了,如今,工作記憶受到重視,尤其,研究佐證這種同時一心多用的現象,有了更清晰、更有力的論述和支持。

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

​洪蘭/面對選擇 當聰明人或智者?

作者:洪蘭【摘自:udn / 意見評論 / 名人堂 2014.10.09 01:57 am】 

在捷運站碰見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,寒暄時,我隨口問她做了外婆沒有?她淡淡地說,女兒離婚了。我聽了一時接不下話,卻不意外,因為她當年千方百計要把女兒嫁入豪門,女兒不肯時,還演出一哭二鬧三上吊戲碼,逼女兒就範。當時我們都替她女兒擔心,認為豪門飯碗難捧,不必高攀,果然不幸而言中了。

人生有兩件事是父母不可越俎代庖的,一是念什麼科系,二是跟誰結婚,因為這兩件事後效長遠,如果不是自己的選擇,一有不順,便會去怪別人。當人把時間和精力都拿去怪別人時,就沒時間去解決真正的問題了。孩子成年後,父母要放手,只可提忠告,不可替他做決定。

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

翻轉學習看見改變的力量

作者:曾文龍/臺北市立南門國中校長【摘自:臺北市教育e週報第678期2014/10/1】

「教育必須是為學生照亮未來的探照燈,而非重複過去的後照鏡」「教育不應是倒滿一壺水,而是點亮一根蠟燭」,面對全球化、資訊化、數位學習的時代,教育工作者要能面對「改變」,並且生活在改變之中,要能對「改變」的趨勢發揮關鍵的角色轉化心境,賞識孩子,激勵成功。
   
近幾年,許多教師投入教學歷程改變,不論是學習共同體、分作學習、學思達教學或線上數位學習,把握翻轉教育的精神,以「學習者為中心」的思維,期盼從自我教學行動改變開始,彼此學習互相影響,反轉教室的學習風貌,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動機,為十二年國教升學比序的紛擾爭議中,注入學習改革的活水。

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

台大「高材生」的自白

【摘自:水深之處福音網站。2014-09-23】

我不是張彥文,只是我剛好也在同個時間進入建中,進入台大,也跟他幾乎同時畢業。
我也不是高材生,只是我剛好姓高,算是沾了一點邊。
這次情殺事件,讓我有很多反思,也勾起我許多的回憶,所以在輾轉難眠之時,決定說出來,說出我的心聲。

其實,我和張彥文差不了多少,說不定我曾和他擦肩而過,只是我選擇了不同的路,我選擇了主耶穌。

和死亡使者擦肩而過,也不是第一次了。

昨天我查了網路,建中十一年間共有八起自殺命案,我們班就發生了兩起…...

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

培養孩子美感素養

作者:吳清山【摘自:鮮活電子報第203期暨「臺北e大」學習論壇
 
  愛美是人的天性,美可以讓人賞心悅目、美可以讓人心平氣和、美可以讓人珍惜自己。

  一個人也許不一定長得很美,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美感素養,它有助於散發一股不一樣的氣質,從小培養孩子具有美感素養,孩子就不會變壞。

  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先生,極力倡導美感教育,透過美育,形塑孩子良好人格,任內所定教育宗旨:「注重道德教育,以實利教育、軍國民教育輔之,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。」影響相當深遠;事隔多年之後,中小學特別強調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目標,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之宏觀教育智慧與視野。

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

會念書小孩的家都在做些什麼?

作者:安河內哲也。譯者:林品秀。天下雜誌

這本書是補習班老師的真心話。作者說,親愛的家長,除了選補習班,要管教孩子。家,要有家規,要堅持但也放輕的執行家規。若你的孩子不喜歡補習班,不要送他去。在家的教育比補習班更能成就孩子。因為你是孩子成長最堅強的後盾。此言屬真。若你正煩惱孩子要補什麼學科,送哪個補習班時,請先聽聽這位補習班老師在說些什麼。」

柯華葳(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)

學歷不能遺傳,但是家庭環境會左右孩子的學歷!
比起選個好的補習班,或是拜託老師多多照顧小孩,
不如把家中佈置成適合學習的環境更為重要!

日本教出最多考上東京大學學生的人氣名師,
揭露會念書小孩的家裡都在做的事情,
幫助您從小就培養出孩子一生的學習動力!

為提升孩子學習能力,家長能做些什麼呢?
  • 書籍的放置處不僅止於書架,在電視旁,放置「地圖冊」吧!
  • 把家裡布置成「學習主題樂園」。(EX:讓家裡充滿著書、圖板遊戲、益智遊戲、天文望遠鏡、顯微鏡、教科書、參考書、理科實驗套組、英語DVD等)。
  • 一起收看新聞節目,擴充詞彙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