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

訓練思辨 討論比考試好

作者/司徒達賢【摘自:今周刊990期。2015-12-10】

訓練學生思辨能力的最好時機,應該是在大學課堂上的互動式討論;個人、老師、同學三方的思惟角力,逐漸連結學理與待解決問題間的觀念。

近來有人針對學生「思辨能力」不足,提出對治方法。例如:在入學考試時,加考一篇「小論文」,測驗考生思辨能力,並希望藉此鼓勵中學教師更重視學生思辨,與論述能力的訓練。

其實加考小論文,效果遠不如大學上課時廣泛運用互動式討論。理由之一是,為了入學考,中學勢必增加論文撰寫課程,肯定會增加教師負擔,而且由哪一種專業教師負責指導論文寫作,也很難取決。理由之二是,高中各科教師所培養出來的思辨能力,未必能配合大學多元科系的需求。理由之三是,思辨能力不易客觀衡量,不僅有爭議性,也會提高閱卷成本。

我所建議的「培養思辨能力」方法,是參考商管學院的互動式個案教學。上課時不必投入太多時間講授,而是要求學生課前自行閱讀、自行看懂例題,如果有些課程一定要講解,則學生課前應自行觀看網路上的教學;上課時則在教師的主持與提問之下,對各種觀念、議題,甚至「解題」的切入角度與邏輯,進行深度交流。


由於學生被要求運用上課的主題,將自己的想法講明白,因此思辨能力必然有所進步,學理與待解決問題之間的觀念連結,才更容易逐漸建立。

再者,學生也被要求仔細聆聽其他同學發言,並試圖發現同學間,或與自己想法間的異同,而在解讀這些異同的過程,對思辨能力又可獲得更深一層的鍛鍊。

教師上課時,經由聆聽學生發言,可以發覺學生考慮層面的不足,或對學理的誤解,然後再利用持續提問,或同學間的互動,誘導學生朝正確方向思考。

數學、物理,以及會計、經濟等科目中的「習題」,是協助學生內化學理的必要工具。

然而習題的目的,不只是讓大家熟悉計算,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「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思辨能力」。自己做習題,當然有助理解學理,但在教師引導之下思考,試著應用學理解決問題,並努力講出自己的想法,聆聽並比對別人的想法,才是訓練思辨能力的最佳方式。

上課針對學理、觀念、待解決的問題(如個案或習題)進行師生互動討論,是以教師的思辨能力,啟發學生思辨能力的最有效途徑。而教師主持討論的技巧、對學理的透徹理解、對學生發言的鼓勵與包容、循循善誘的愛心與耐心,甚至自己的思辨能力,則是互動式討論成功的先決條件。

大學若普遍運用這種教學方式,培養思辨能力的效果,應比加考小論文更好。

(本專欄由司徒達賢、樓永堅、吳靜吉、李仁芳共同主持)

引自:今周刊 > 人物觀點 > 雜誌專欄 > 名師講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