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

親、師、生與教育部一起 關心兒少網路環境

教育部電子報、文/電子報小組、電算中心、510期 2012-05-03】

網路,讓我們隨時遨遊世界、博覽群書,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,連媒體大亨梅鐸於2005年4月對美國報紙編輯學會演講時也指出,一出生就活在隨時隨地可以上網的寬頻世界的新生代,被稱為數位原住民( Digital Natives ),而他,這樣隨著網路發展才接觸到數位知識的人,則是數位移民( Digital Immigrant )。

所謂的數位原住民,是指出生在網路與數位生活中的世代,他們在網際網路的數位世界中成長,對於數位科技已經習以為常,不會感到意外或驚嘆。


新世代的孩童與青少年們就是數位原住民,這些孩童與青少年們,普遍是螢幕族,生活中充滿了電視、手機、網路、電視遊樂器、平板電腦等新興媒體,螢幕儼然成為他們學習、娛樂、與社交生活的重心。近年來,也有許多調查研究顯示,臺灣兒少群體對於電視、電腦、網路、電玩、手機等傳統和新興媒體的使用時間與依賴程度升高,而且接觸媒體的年齡層明顯偏低。

根據教育部在民國98年進行「學生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現況調查與分析計畫」,從國小四年級到大學四年級學生進行分層隨機抽樣,共抽測1244所學校,完成有效問卷53,636份(男生49.9%、女生50.1%)的結果顯示,中、小學學生平時上課期間每週上網約22小時,寒暑假期間每週上網高達42小時,最常進行的網路活動是玩網路遊戲,並從調查結果中發現,疑似網路成癮(需要找專業心理師、精神科醫師仔細再確認),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童有20.4%疑似網路成癮;國中學生有23.7%疑似網路成癮;高中(職)學生有32.3%疑似網路成癮,顯示學子使用網路時間太久,無法離開網路的情況,值得注意。

資安素養自評 學生具一定認知

但是,學生上網這麼長時間,難道不知道網路存在的風險與問題嗎?根據調查,多數學生都清楚。

教育部為推廣民眾的資訊安全素養認知,於100年12月3日至101年2月3日進行為期2個月的全民資安素養自評活動,有超過23萬人次的民眾、家長與學生上網完成自我評量。其中「國中小學生」有67,768人次,占整體的32.91%;「高中職學生」則有7,226人次,占整體的3.51%。

自評活動將民眾應具有資通安全素養項目分為10個類別,分別為「個人資料保護」、「著作權合理使用」、「網路禮儀」、「網路交友認知」、「網路沉迷認知」、「辨識網路詐騙」、「不當內容認知」、「電腦安全防範」、「行動上網安全」、「網路服務平台安全使用」。從不同族群各類別的自評結果,推估其對不同資安素養類別的認知程度,作為未來必需持續加強推廣的方向。

自評結果發現,國中小學生在「行動上網安全」、「網路沉迷認知」、「網路交友認知」及「辨識網路詐騙」四個類別的答對率最高,而在「不當內容認知」、「著作權合理使用」及「個人資料保護」三個類別的答對率偏低;高中職學生則是在「網路沉迷認知」、「網路禮儀」及「不當內容認知」三個類別的答對率最高,在「著作權合理使用」、「辨識網路詐騙」及「網路交友認知」三個類別的答對率偏低。

從國中小與高中、職學生的答題結果可觀察到一個奇特的現象,許多家長、教師及民間團體所關切的網路沉迷課題,其實兒童與青少年們對相關課題的認知程度都很高,也就是兒童與青少年們對於何謂網路沉迷、不應該過度使用網路、網路沉迷的負面影響等認知,都有一定的瞭解,但是否真能夠在生活適度的使用電腦,避免沉迷,其實是有相當落差。

近年來,不少學生因過度使用電腦及網路,而發生許多負面的問題,讓家長及教師們對電腦及網路存著又愛又怕的心情,擔心電腦及網路會「帶壞」他們的孩子,而荒廢學業、接觸色情與賭博等不當資訊,或遭到網友欺騙;但又希望孩子們能利用電腦及網路來輔助課業學習,並可獲得有助於生涯發展的相關資訊。

因此,打造一個安全、乾淨的網路環境,促進學生善用電腦與網路,瞭解網路世界的真實面貌,教導學生安全使用網路,避免網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,政府、學校和家庭都責無旁貸。

教育部目前已從學生、教師、學校及家長等四方面積極推動兒少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,以確保兒少上網安全,分別針對學生、教師、家長、學校等不同對象,提出具體措施。
學生方面 教學、宣導雙管齊下

教育部將「資訊教育」納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,在課堂上教導學生資訊倫理、資訊相關法律、正確使用網路及善用網路科技擴大人文關懷等內容,希望建立基本的知識。

另外,要求各縣(市)教育網路中心設置不當資訊存取過濾系統,對於色情、賭博、暴力恐怖、毒品及藥物濫用、其他等五大類不當資訊作為拒絕存取網站類別,提供各級學校過濾服務,配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「網路贏家單e窗口」建立檢舉及審議機制,並結合民間公益團體協助宣導認識不當資訊的防護認知。

開發「網路守護天使NGA」軟體,免費提供個人電腦使用者(不侷限於臺灣學術網路(TANet))下載安裝,該軟體除了提供不當資訊網站過濾防制服務,以及使用時間停歇及禁止上網時段設定功能,還可讓家長協助學童管理網路使用時間,使學童可養成電腦與網路的良好使用習慣。。

編印「給愛上網的你-青少年網路祕笈」手冊,教導學生了解使用網路時應注意的事項,並能在安全、合理、合宜及合法的準則下,讓網路發揮最大的正面功效。

製作「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-網路交友」及「think before you post-張貼前 想一想 網路安全」二隻宣導短片於電視臺播放,提醒青少年注意網路交友安全及個人資料的保護。
教師方面 提供多種資源

建置「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」,介紹「網路沉迷」、「網路交友」、「網路遊戲」、「網路素養」等相關議題,加強教師對青少年學生網路世界的了解,並提供相關教材、教案供下載使用。

編製「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:網路素養家長篇」手冊及「給教師的一封信:關心學生的網路世界」摺頁,提供教師認識現在青少年們的網路世界,多關心孩子上網狀況。

開發各級學程素養與倫理相關教學資源,提供全國師生教學應用;如中小學教師資訊倫理、高中職學校資訊素養與倫理、大學通識-資訊倫理、資訊法律等數位教材,以創用CC方式提供教師教學應用。

學校方面 著重資訊安全訓練

將「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對策」納入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、各縣市中小學校長會議中討論,籲請全國教育局(處)長及校長們關心此項議題。

另外,透過縣市政府教育局(處)鼓勵所屬學校辦理資訊倫理座談會,亦將資訊素養相關課程(如網路倫理、智慧財產權、資訊應用安全)納入年度教師培訓課程中,至100年度累積培訓人數(含教師與校長)佔全國教師數90%以上。

針對網路資訊安全,辦理各國中小學資訊安全技術教育訓練,每校至少1人研習時數至少8小時,至100年度累積資訊種子教師培訓人數達13,300人以上。

家長方面 希望能多關心孩子

編製「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:網路素養家長篇」手冊及「給家長的一封信:關心孩子的網路世界」摺頁,提供家長認識現在青少年們的網路世界,多關心孩子上網狀況,與孩子一同於網路世界中成長。

宣導建議家長依循「CPR」守則,多陪伴孩子上網(Company),給孩子多元的休閒娛樂(Plenty)及訂定明確的網路遊戲規定(Rule),包含安排合理的上網時間電腦放置家中公共區域,導引家長協助學生使用網路。

兒少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,也是國家持續發展的基礎。維護兒少在網路世界中的身心健全發展,是整個社會的責任。國際上許多推動兒少上網安全的組織都倡議,須透過認知教育、預防控制、科技運用及公私部門合作等四種手段,以降低危害的發生。臺灣目前在上述四個面向,無論在政府、社團組織、甚至是企業,都已經有許多的成果。

教育部非常重視學生安全上網,未來將會持續推動學生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等相關措施,也會結合相關政府單位共同推動,並希望相關民間團體一起努力,維護兒少上網安全。

摘自:http://epaper.edu.tw/topical.aspx?period_num=510&topical_sn=681&page=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