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翊菱
那天我收到一封信,簡單整理如下:我是國小六年級學生,心裏一直覺得媽媽只關心工作都不關心我。我常常一個人吃飯、寫功課、看電視,不喜歡她用電話遙控我,多希望有人真正陪伴我。不了解她說:你只要把書念好,媽媽再辛苦也值得。我只想問,學校功課和媽媽的工作有什麼關係?
【本文摘錄自〈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1/11/14 第453期 】
先說一個故事,我應邀參加一個極負盛名的電視節目,探討親子之間的關係,其中一次主題有關寒暑假課程的安排。參加的來賓都是藝人與他們的孩子,藝人各個打扮得光鮮亮麗在所難免,但他們的孩子都是十五歲以下,外表已經開始注重色彩、講究造形,家境是不是富裕馬上解密。
當某藝人的孩子正在回答主持人的問題時,做母親的竟在全國播出的節目裏,非常自然地露出演連續劇一樣的表情,手指著兒子的鼻子說:「你撒謊,你最好說真話。」嚇壞主持人與我們這一群所謂的專家,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望著他們母子。說完話,這藝人沒忘記鏡頭前的形象,擺出慣有的姿態說明她是如何費心及花錢為孩子鋪路。衣食無缺還能繳出數萬元補習費的家庭,孩子也真是寂寞。
這男孩因為補習的日子已近而開始焦慮,眼看假期跟著消失,於是為自己安排了一周休閒生活。偶數平常日至咖啡館享受早餐到中午,下午唱歌再至淡水一日遊。另在奇數日晚上逛士林夜市,偶數日晚上逛饒河夜市。周末則是百貨公司、白沙灣與電影院。一個才十五歲的孩子,心亂如麻地如此安排休閒生活,坦白說我非常同情。表面上擁有極大自由的他,其實是孤獨的。
另一個真實例子,一個九歲的小女孩,只為了線上遊戲價值新臺幣一千元的點數,竟然在色情網站發出援交訊息,明白寫著:「我只有九歲。」竟然有二十個男性網友要出價競標,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。疲於生計的母親對此事震驚不已,落淚自責「我不是個好媽媽」。她的女兒成為臺灣最小年紀的網路援交者。
無法如願陪伴孩子成長,是在職父母或單親家庭教養者普遍的困境。處在什麼都得花錢的時代,人的生存條件愈來愈辛苦。特別是單親家庭,在沒有第二人可以幫忙分工的時候更顯筋疲力盡。然而生活在富裕家庭,沒有父母相陪長大的孩子也大有人在。這些孩子更多機會是傭人陪著成長,甚至稱她們「阿姨媽媽」。所以能不能陪伴孩子生活,實質上與家庭的經濟環境好壞無直接關係。因此在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時候,我們就必須從「價值」來選擇。
什麼是價值?就是讓孩子擁有值得回憶、感恩及回饋的親情互動關係。國際巨星奧黛莉赫本,從小她唯一擁有的是破碎的童年和兩次失敗的婚姻,但她從來不逃避自己的不安全感。就在名聲大噪之際,為了孩子,她選擇暫時息影。她說:「兒童和父母最初的關係,是建立愛與信任,這是支持一生情感世界的重要元素。若我們不先關愛自己的子女,不給完整的最初關係,未來的人生就會一輩子受到情感饑渴的折磨。」簡言之,創造孩子的生命價值,須來自教養者的勇氣與智慧。
許多人常抱怨孩子不懂感恩,那是孩子從沒有嘗到父母所給的「正確關懷」,人的思維傳達是依靠經驗來解讀。一味求孩子順著完成教養者的安排,而忘了傾聽孩子真正的需要,就是沒有做到關懷。削好水果或煮消夜餵養孩子,那叫生活的關照。正確關懷是在居家生活中提供專注的時段,主動打開話匣子。談談自己的生活點滴,讓孩子分享爸媽一天的喜怒哀樂,再把話題延伸去了解孩子對自己人生的觀點。然後技巧地培養他對生命產生熱誠,這才能讓孩子對父母有深刻的感受。教會孩子學習生命熱誠,比追求各種證照或高學歷來得重要。
單親的孩子容易變壞嗎?不,失親的孩子才會出問題。什麼是「失親」?就是我們和孩子每天碰面,還沒有進入他的房間,孩子就說:「你給我出去。」這就是失親。孩子成長過程需要的是懂他的人和零孤獨感。有些單親媽媽打工,會主動尋找可以把孩子帶到身邊的工作機會。若無法如願就會縮短時間,早些回家陪孩子。這說明人可以為困境找藉口,相反地也可以因為需要而找方法解決。
海倫凱勒說:「生命若不是一場精彩的探險之旅,就是一片空白。」當處在不得不如此的生活狀態,或總是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,這一句話應該可以鼓勵我們。在我們無法免除陪伴孩子成長的責任時,破除既定的生活模式是必須的。因此有計畫的賺錢比忙碌賺錢來得有效。
請重新檢視家庭的開銷計畫表,再檢視自己的內心,是不是厭煩這種責任,而不斷尋求外在的忙碌?
【本文摘錄自〈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1/11/14 第453期 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